N本报记者 叶琦
本报讯 记者从省高招办了解到,今年我省普通高考的全部科目,均实行计算机网上阅卷。封闭式管理的高考阅卷戴着神秘的面纱,高考阅卷是如何进行的?本报记者根据往年进入阅卷现场探营的经验,提前为今年的考生、家长揭晓网上阅卷的评阅过程,并结合今年首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介绍相关的录取程序。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我省首次实行网上填报志愿,在高招录取期间,每个考生都能适时了解到自己是否被录取。从预录取开始,省高招办就将相关信息直接发到考生的账号中。提醒考生账号密码一定要记牢、保密,便于查看录取过程及结果,以及填报征求志愿等,如因信息泄露造成损失,责任由考生自负。
A.阅卷篇
答题卷“拷贝”进入电脑主数据库
高考结束后,各门学科将立即进入答题卡扫描和网上评阅阶段,扫描试卷采用的是具有高清晰度的高速扫描机,在扫描点一字排开,用不上一秒钟时间,答题卷便“拷贝”进入电脑主数据库,不作任何识别性修改。通常来说,一台光电阅读器每小时能读3000张客观题答题卡。
评卷者看不到考生信息
在扫描区,每组有两名工作人员,坐在专用扫描机前的工作人员,负责将答题卡从袋中取出,整叠放在扫描机一端;坐在电脑屏幕前的另一工作人员仔细地从电脑上观察扫描的情况,核查考生姓名、考号、答题内容等,确定无误后,转入下一份试卷的扫描。
扫描结束后,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对扫描在网上的试卷图像即答题卡进行核对、校样、加密和编号,以及图像切割,以确保网上的阅卷老师只能看到所阅评的试卷内容,而不会看到其他与试题无关的信息。
“背靠背”打分保证公平
实行网上阅卷的最大好处是老师们真正实现“背靠背”打分,更加体现公平、公正。例如,每一考生的作文,都由计算机随机调配给两名老师评,相互之间看不见评分结果。如果两名老师先后给出的分数在设定分差内,则自动取平均值作为考生的最后得分;如超分差范围,计算机会把这道题目自动调给阅卷小组长评判;如果小组长评判结果又超出分差控制范围,则作为典型的答卷交给指导组集体仲裁给分。
网上阅卷有七大流程
网上阅卷可分成7个步骤:1.答题卡回收后进行扫描、图像校验与条形码识别,采集考生答题信息,客观题部分由机器自动阅卷和评分。2.将考生答题信息中的主观题部分按每道题分别切割分发,进入阅卷系统。3.将数据传送到教师阅卷终端,考生答题图像出现在评卷教师使用的电脑屏幕上。4.评卷教师阅卷、给分、提交、系统自动回收,同时派发给下一份新的答题图像(如果教师没有给该题的某个得分点给分,就无法完成提交)。5.教师评阅过程如需回评,可以在25份卷子以内选择要回评的试卷重新给分;如需比较、鉴别雷同卷,也可以专门在雷同卷窗口按规定程序操作。6.对主观题和客观题分数进行合成与转换。7.进行必要的人工抽查以及处理异常卷等。
B.录取篇
———平行志愿下的投档方式
记者从省高招办获悉,高招总的投档原则是:“院校负责,招办监督,遗留问题由院校负责处理。”换句话说,是否录取,关键在院校。今年我省对高招录取投档模式进行改革,首次实行“平行志愿”。在实行平行志愿的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以及高职(高专)批都是按下面这几个步骤投档:
正式投档前提供生源分布统计
每批次正式投档前两天,省高招办与相关高校进行内部的沟通协调(即模拟投档)。第一次,根据高校公布的招生计划数和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模拟投档比例),向各有关高校提供生源分布统计。高校根据生源分布情况确定招生计划微调方案和提出正式调档比例(原则上省属高校为1∶1;部属及省外高校为1∶1.05)。省高招办根据院校意见调整招生计划和投档比例后,再进行第二次沟通协调,以形成招生院校的正式投档分数线。
然后,省高招办开始进行正式投档,由高校审录。录取结束后,省高招办及时向社会公布各高校实际招生计划数和最低录取分数。
征求志愿按1∶1投档审录
上述常规志愿录取结束后,省高招办将未完成的招生计划或者完成原执行计划后又追加计划的院校(包括最低录取分数线和特殊录取条件等)以及预科班招生计划向社会公布,面向未被录取的考生征求志愿。征求志愿时,所有考生均可填报相关院校的志愿,但投档时如属已完成计划后又追加的招生计划,考生投档分必须高于相关高校常规录取时的最低录取分数方可被投档。征求志愿不再进行模拟投档,而是按1∶1的投档比例直接进行正式投档,由高校审录。
调剂志愿在院校间进行调剂
征求志愿录取结束后,如个别院校仍未完成招生计划,则进行院校间调剂志愿的投档录取。调剂录取仍然是按照考生的投档分从高到低顺序进行投档。考生只要投档分(高考总分加固定的政策性照顾加分)在同批录取控制分数以上且填报了愿意服从院校间调剂志愿,就可能有被调剂录取的机会。
调剂志愿录取结束后,如仍有高校未完成招生计划,则由有关高校提出申请,经省招委会批准后可在相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下20分(民办高职高专院校可在50分)以内降分录取征求志愿填报该高校的考生。降分录取的原则是从高分到低分顺序降分。经过征求志愿降分后还未能招满的高校,如提出申请,经批准则在“服从调剂”的志愿中降分录取。
———梯度志愿下的投档方式
虽然今年绝大多数本专科招生批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但本、专科提前批及体育、音乐、美术类的各批次由于面试成绩不通用以及各院校录取标准不一致等原因,这些批次暂不实行“平行志愿”,仍然采用“梯度志愿”的投档模式进行。具体如下:
第一轮投档,即该批录取的第一天,是按“志愿优先”的原则,计算机按科类对达到该批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按第一志愿从高到低排队,并按招生院校所要求的比例发送电子档案。本轮投档一般要求高校在当天内完成。
第二轮投档,采用“分数优先”的原则,电脑在第一轮结账(该取的取,该退档的退档)后,对该批分数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未出档或已退档),从高分到低分逐个检索所填报的参考志愿是否有第一轮未完成计划的院校志愿,有则投档,没有则检索下一个参考志愿,如果所有参考志愿均无缺额,该生暂时挂起来,检索下一个考生。
从第二轮投档后实行滚动投档:根据第二轮投档后仍未完成计划的院校所提出的调档要求,继续对分数线上未出档或已退档的考生,从高分到低分按所填报的参考志愿顺序检索投档。
在线上考生所有参考志愿均未能满足个别招生院校的招生计划时,根据“先调后降”原则,搜索该批志愿上愿意服从院校调剂的考生,并向院校发送电子档案;如仍出现生源不足,则在该批分数线下20分以内从高到低按志愿顺序搜索填报仍未完成计划的院校志愿,并发送档案。